2013年底国家能源局出台了光伏电站暂行管理办法,其中里面第12条明确规定项目开发前期,必须要有现场实测数据,或者有代表性的实测数据。目前国内光伏电站在前期可研报告的编写过程中使用的太阳能资源数据主要来源为当地气象部门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提供的免费数据,当地气象部门给出的数据来自当地观测站的气象数据,NASA所提供的数据位卫星观测的数据,其分辨率是3—40公里的资源数据,中国面积广大,全国各地区光资源及太阳辐射资源有较大差异,就算是在同一个省市,由于观测点数量的限制,数据也是会有偏差。
目前大部分光伏电站在站内安装了气象仪,但目前大多数设备的数据采集并不完备。MEMC在中国投资的第一个电站——敦煌迪盛正在收集倾角辐射,其项目经理乔利军表示,“倾角辐射数据比水平数据能更好的反应电站发电量和运行状况。”在张雷看来,完备的气象仪至少要有四块太阳辐射表,分别测量总辐射值、散射辐射值、倾角辐射值以及直射光数据,其中直射辐射的高精度跟踪器要占据较高的成本,有的电站为了节约这方面的预算,直射辐射量就直接用总辐射量减去散射辐射量,这种做法并不完善。“测光数据是为了光功率预测服务的,要做光功率预测需要以这四块表的测试值为依据。”中国光伏专家王斯成在考察了西部电站后发现,一些电站并没有安装倾角辐射表,但这些电站运维人员会通过软件经过对水平辐射值的计算得到需要的数据。
目前气象仪根据其功能不同,价格从数万到十几万不等。国外的气象仪辐照表的精度更高,主要原因是其中的光敏元器件工艺会更好一些。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光伏电站进行运行维护,光伏电站最好是配备高精度的测光设备,总辐射值、散射辐射值、倾角辐射值以及直射光数据都应该具备,这样才能对光伏电站的运行情况和发电数据进行很好的了解。
影响光伏电站正常运行和发电量的因素很多,辐照量、温度、湿度、组件效率等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电站的发电量,怎样才能更好的对光伏电站的“收入”与“支出”进行更好的监测,只有配套一个比较全面的环境监测数据,当你对光伏电站的“收入”与“支出”了然于胸,才能对光伏电站做出很好评估,根据获得的数据,对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做出一定的预测,对于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掌握在自己手里。
北京曙光新航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面向工程监测、风能太阳能监测的专业系统方案提供商。基于美国Campbell Scientific Inc.(CSI)公司的优质数据采集器,融合众多设备生产厂的技术,曙光新航专注于各种工业监测系统和风能太阳能监测系统的研究、集成和开发。我们的技术人员积累了大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擅长在海洋、沙漠和高原等恶劣环境下的站点建设和维护。
针对太阳能研究、太阳光伏发电、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建筑、PV效率改进,我们有RSR1000、SPN1000和BSRN1000/3000等观测系统,可以精确测量总辐射、散射、直接辐射,我们有多年的环境监测经验,并有一个专业的研发和工程施工技术团队,可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